根据中央、省委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江西省委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实施细则》文件精神,为贯彻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进一步密切共产党同党外人士的联系,扎实推进我校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进程,促进学校的民主政治发展,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联谊交友的重要性
广交、深交党外朋友,是统一战线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联系党外人士的基本方法和坚持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是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保证,是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独特手段,也是人对人、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形式。做好联谊交友工作,有利于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有利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发展。学校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从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联谊交友工作的重要性,统一思想,完善制度,力求联谊交友工作取得实效。
二、联谊交友的范围
党外代表人士工作既要全面开展,又要突出重点,特别是要做好有代表性、有影响人物的工作。各级党组织要从学术地位、社会影响、学科建设和干部培养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党外人士的相应层次,为党员领导干部确定重点联谊对象。校级党员领导干部联谊交友对象主要为:
1.担任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
2.担任民主党派市委委员及以上职务的人士和校级民主党派支部主委、副主委。
3.出国和留学回归人员。
4.担任学校中层以上领导职务的党外人士。
5.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党外人士。
6.其他需联系交友的党外人士。
三、联谊交友的内容
1.了解和掌握联谊对象的思想动态,针对他们普遍关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交换看法,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2.向联谊交友对象通报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各项重大举措、重要事项以及改革发展中的有关问题,并注意 听取联谊对象对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转型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3.了解联谊对象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及时帮助他们反映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四、联谊交友的基本原则
1.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主动热情、平等待人、坦诚相见、说真话、交挚友、交诤友,以取得党外朋友的充分信任。
2.坚持“政治上一视同仁、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的方针,营造积极、宽松、和谐、活泼的交友氛围。可以谈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也可以谈个人的工作、思想和生活,还可以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交换意见。
3.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不断增强与党外朋友的共识。对党外朋友的逆耳之言,要充分理解他们的善意,虚心接受,真诚感谢。对不够正确的意见和建议,要耐心倾听、正确引导,使党外朋友在关键时刻和重大事件上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
五、联谊交友的主要措施
1.联谊交友的名单。校级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名单由党委统战部提出交党委确定。二级学院及各部门的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名单,由各基层党委、党总支(支部)确定,每学年可视人员变化情况,作适当调整。
2.建立定期联谊制度。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优良传统,主动地同联谊对象多接触、多拜访、多交谈,互相学习。党外代表人士应积极主动的配合工作,做到甩开包袱,畅所欲言。与联谊交友对象交谈或听取意见每学期至少1-2次,可以通过座谈会、个别谈心、登门拜访、电话访谈、网络交流等多种方式,加强与联谊党外代表人士的沟通、交流,并及时满足联谊对象约请谈话的要求,体现党组织对党外代表人士在政治上、生活上的关心和爱护。
3.建立联谊交友考核机制。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外代表人士要认真做好联谊交友记录,学校将党员领导干部同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情况列入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议题,列入领导干部工作总结、个人述职内容。党外代表人士在关键时刻和重大事件上的表现应作为检验党员领导干部联谊交友成效的重要标准。
4.建立联谊交友信息反馈制度。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对联谊交友情况进行及时的记录和梳理,填写《新余学院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情况登记表》(见附件2),将他们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同级党政班子报告,必要时向校党委报告,并采取多种形式,对问题和建议的处理情况和结果予以反馈。 党外代表人士要将交友记录定期向统战部汇报,存档。